行香子 同李元镇晚酌张氏小阁
璧月香云,小院重门。办诗愁、多是黄昏。梨花淡淡,柳絮纷纷。对古铜炉,神品画,靓妆人。半醉多羞,一笑欺春。有丹青、描写难真。秋波侧媚,云岫轻颦。是蕊珠仙,巫峡女,洛川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黄昏约会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欣赏:
上片(前六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拍下环境:月亮如玉璧般挂在香气缭绕的云间,小院的重重门扉半掩。这里特别点出黄昏时分最容易引发诗愁——这种细腻的时间感受很能引发共鸣。接着镜头转向具体景物:淡雅的梨花、纷飞的柳絮,最后定格在三个雅致物件:古铜香炉、名家画作和盛装的美人,就像现代人拍照时精心布置的背景墙。
中片("半醉多羞"到"描写难真")开始聚焦人物互动。微醺的美人含羞带笑,这一笑竟比春天还动人。这里用了个特别妙的比喻:就算最好的画家也画不出这种神韵。就像现在说"美得滤镜都拍不出来",但写得更有文化味。
下片(最后六句)用一连串比喻升华意境。美人的眼波像秋水般妩媚,微皱的眉头如云雾缭绕的远山。最后三句"神仙套餐"的比喻特别精彩:既是蕊珠宫的仙女,又是巫山神女,还是洛水女神,把现实中的美人直接捧上神坛。这种层层递进的比喻,就像现在说"她是赫本的气质+梦露的风情+黛安娜的优雅"。
全词妙在把普通的朋友聚会写得仙气飘飘。明明就是几个人在小阁楼喝酒看画,但通过梨花、柳絮的烘托,特别是对美人神态的传神刻画,让整个场景既真实又梦幻。最厉害的是最后用三位神话女神作比,既夸了在场的美人,又给整场聚会罩上了浪漫的光环,比直接说"你好美"高级多了。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