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需要智慧之光的指引。
前两句"心法先天易,盍于离位求"是说:想要掌握人生的根本规律(先天易),就要向"离卦"(代表光明)的位置去寻找答案。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难题,总要找个明白人请教一样。
后两句"傥非明出地,长夜使人愁"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如果没有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明出地),世界就会陷入漫长的黑夜,让人发愁。这里把智慧比作太阳,说明没有智慧指引的人生,就像永远走不出的黑夜。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说透了人类永恒的困惑——我们都害怕迷失在人生的黑暗里,渴望找到指路的明灯。这种对光明的向往,对智慧的追求,是跨越时空的共鸣点。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