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晚渡图
柰榆株栎枫樗村,古台半隐溪林根。
短桥细路入幽径,断无人屋谁乡枌。
远山微云出木杪,白沙丹叶随洲痕。
岸莎时方蘸净潦,天霜气欲浮黄昏。
一舟横冲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云。
应言去早失归晚,夕阳下掷潜无曛。
巾衣各振离舸散,到家定未关柴门。
吴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费讨论。
岂无片壑可与共,渔樵逸乐同鸡豚。
彼翁欣还倚杖屦,谁能无酒妻儿温。
我生只为书儋误,披卷坐对真消魂。
黄金郿坞不若此,浣花书屋翻能存。
还君图卷百感叹,武陵溪上难寻源。
不能忘者旧山麓,春日起处思闻猿。
短桥细路入幽径,断无人屋谁乡枌。
远山微云出木杪,白沙丹叶随洲痕。
岸莎时方蘸净潦,天霜气欲浮黄昏。
一舟横冲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云。
应言去早失归晚,夕阳下掷潜无曛。
巾衣各振离舸散,到家定未关柴门。
吴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费讨论。
岂无片壑可与共,渔樵逸乐同鸡豚。
彼翁欣还倚杖屦,谁能无酒妻儿温。
我生只为书儋误,披卷坐对真消魂。
黄金郿坞不若此,浣花书屋翻能存。
还君图卷百感叹,武陵溪上难寻源。
不能忘者旧山麓,春日起处思闻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渡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自然景色描写(前八句):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江边黄昏的景象。老树、古台、溪流、小桥、幽径构成了一幅荒凉而幽静的乡村图景。远处的山峦、微云、白沙、红叶与江中的沙洲相映成趣。岸边的水草沾着清澈的秋水,秋霜的气息在黄昏时分愈发浓重。
2. 人物活动描写(中间八句):
一艘小船划破秋色,船上的人静静坐着。诗人想象他们可能是早出晚归的渔夫,在夕阳西下时分散去,各自回家。这里展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充满质朴的田园气息。
3. 诗人感慨(后八句):
诗人表达了对吴越地区山水美景的喜爱,感叹这样宁静的渔樵生活多么快乐。他羡慕那些能享受家庭温暖的普通人,反观自己却因读书著述而耽误了生活。最后诗人归还画卷时百感交集,思念起故乡的山林,渴望听到春天的猿啼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一幅水墨画般将秋江晚景娓娓道来
2. 通过对比普通人的安乐与读书人的困顿,表达了复杂的人生感悟
3.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
4. 结尾的思乡之情让整首诗更添一层惆怅之美
诗人看似在描写风景,实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不满,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