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咏

海国凉生吹雨花,西门十里即天涯。
山衔落日孤云细,林着疏风翠筱斜。
湖海壮心惊白首,庙堂清议属乌纱。
洛阳年少空前席,宾客梁王忆汉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感咏》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画面描绘:诗的前两句“海国凉生吹雨花,西门十里即天涯”描绘了一个遥远而凉爽的海国之景。这里的“雨花”可能是指海面的水汽在夕阳下形成的朦胧景象。西门外的十里之地就被诗人视作天涯,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向往。

2. 自然景象:接着的“山衔落日孤云细,林着疏风翠筱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间落日和细云,以及树林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情感抒发:“湖海壮心惊白首,庙堂清议属乌纱”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在感叹自己虽然胸怀壮志(“湖海壮心”),却因年老(“惊白首”)而无法实现这些宏伟的抱负。同时,他对那些在朝廷中争斗的官员们表示了不满和嘲讽(“庙堂清议属乌纱”),暗示了诗人对官场复杂和虚伪的批判。

4. 历史情结:“洛阳年少空前席,宾客梁王忆汉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他提到洛阳和梁王,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个繁荣昌盛时代的向往。这里的“汉家”可能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国度,一种充满力量和秩序的社会图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抒发个人的情感、批判现实的无常与虚伪,以及对古代盛世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不忘对历史的深深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