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
主人湖海士,有策欲平戎。
入朝见天子,可以揖三公。
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
语客且勿惊,洗耳非我好。
女岂不愿家,鑽穴乃贻罹。
深闺日夜藏,恐辱傅与师。
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
邂逅同志人,相招事蚕绩。
入朝见天子,可以揖三公。
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
语客且勿惊,洗耳非我好。
女岂不愿家,鑽穴乃贻罹。
深闺日夜藏,恐辱傅与师。
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
邂逅同志人,相招事蚕绩。
现代解析
这首《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现象及人们态度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接下来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首诗。
首先,诗的主人是一个深谙湖海之士,他富有策略,有志平定边疆的战乱。这表达了他有着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他入朝见天子,可以和三公(古代三公指最高的官员)平起平坐,交流议事,说明他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接着,诗中的“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描绘了客人来访时的意外情况。主人告诉客人不要惊慌,因为他喜欢安静,不喜欢被人打扰。这里透露出主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独特态度。
然后,诗中提到女子并非不愿意成家,但是她们担心婚姻生活会带来麻烦和困扰。她们选择深藏闺中,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她们自身的担忧。
接下来的诗句“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他看到了社会中的不公和不正之风,但他可能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希望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改善社会现状。
最后,“相招事蚕绩”暗示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工作的情景。他们共同致力于改善社会现状,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无奈感,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改善社会现状。同时,诗中也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