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卅载领封疆,坐镇东南,兴利兴学,人情岂同好恶,当兹时局,一柱独擎,寰海致升平,无愧盛名盈宇宙;
两朝持宰辅,经纬区夏,立德立言,天下倚为安危,胡不慭遗,大星遽陨,旧僚增感痛,追维绘像肃清高。
两朝持宰辅,经纬区夏,立德立言,天下倚为安危,胡不慭遗,大星遽陨,旧僚增感痛,追维绘像肃清高。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在深情追忆晚清重臣张之洞的一生功绩。全篇分为上下两联,像两幅工整的对仗画卷。
上联说他当官三十多年(卅载领封疆),主要在湖北一带做封疆大吏(坐镇东南)。重点表扬他办实业(兴利)和办教育(兴学)的政绩,特别强调他不随波逐流(人情岂同好恶),在动荡的晚清(当兹时局)独自撑起大局(一柱独擎),让沿海地区保持安定(寰海致升平),完全配得上他的好名声(无愧盛名盈宇宙)。
下联转到他在光绪、宣统两朝(两朝持宰辅)当宰相级别的贡献。用"经纬区夏"比喻他治理国家像织布一样有条理,通过道德垂范(立德)和著作思想(立言)影响全国,成为国家安危所系的人物(天下倚为安危)。"胡不慭遗"是古语感叹老天为什么不留下这样的贤臣,接着用"大星遽陨"这个比喻,说像巨星突然坠落般去世。最后以同僚视角,说老部下们(旧僚)想到要对着他的画像(绘像)缅怀时,都忍不住肃然起敬(肃清高)。
全篇妙在把政绩评价(兴学、立德)和情感抒发(感痛、肃清高)糅合在一起,用"东南柱石""国家巨星"这样的大气比喻,让读者感受到逝者既是实干家又是精神标杆的双重价值。对仗处如"兴利兴学"对"立德立言",既工整又概括了其文武双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