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形状像打坐僧人的奇石,借石头联想到了两位佛教高僧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短暂、修行无止境的哲理。
前两句写这块石头像天台山的老僧岩(传说中一位高僧打坐化成岩石的地方),但如今只是一块普通石头。后两句联想到少林寺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故事,指出即使九年面壁,在漫长修行路上也只是短暂一瞬。
诗人通过"石头"与"高僧"的巧妙联系,传递出三层深意:
1. 再神圣的事物终会归于平凡(高僧化为普通石头)
2. 看似漫长的修行其实很短暂(九年面壁只是"暂耳")
3. 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形式(石头像僧人却无生命)
这种将日常景物与深刻哲理自然结合的手法,既生动又有思想深度,让读者在欣赏奇石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与修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