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玉兰花饼

东风寂静。几树珠明雪映。低亚玉罗窗筛碎小,秋千影、阴晴难定。

粉样衣裳休黦了,怕惹起、香闺春病。向花下、盈盈小摘,付与当垆说饼。

娇靓。薄抵蝉纱,圆踰月镜。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粉残莫怅佳人命,相赏有、金尊绿茗。也省到鹃啼,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里摘玉兰花做花饼的雅致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女性视角的细腻观察。

上片(前半部分):
开篇用"东风寂静"营造春日宁静氛围,玉兰花像珍珠般晶莹,如雪般洁白。花枝低垂在窗前,阳光透过花影在秋千上投下斑驳光影。这里用"阴晴难定"巧妙形容光影变幻。接着笔锋一转,提醒别弄脏绣花衣裳("粉样衣裳休黦了"),怕引起闺中少女的春愁。最后写少女在花下采摘,把花瓣交给酒家女做花饼,画面清新可爱。

下片(后半部分):
描写花饼的精致模样:比蝉翼还薄,比圆月更圆。想象厨娘手指沾着胭脂("指螺红一缕"),在面团上留下纤细指印。随后转为感慨:别为花瓣凋零("粉残")而伤感,不如就着好茶好酒欣赏当下。最后以杜鹃啼叫、落花满街的暮春景象作结,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惆怅。

全词亮点:
1. 通篇用"花"与"饼"双线交织,把风雅之事写得接地气
2. 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秋千影、怕弄脏衣服、厨娘做饼
3. 情感细腻转折:从赏花的欢快到"佳人命"的感伤,再到"有茶有酒"的豁达
4. 比喻新颖:"薄抵蝉纱,圆踰月镜"把花饼写得活色生香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春日vlog,既有赏花特写,又有厨房烟火气,最后定格在"珍惜当下"的生活哲理上。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