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在夸一位叫任秘监的官员品格高尚、能力出众,同时表达了对他调任新职的祝福。
开头两句说这位官员心胸宽广像万顷湖泊,气质高雅如冰雪覆盖的玉山。这里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品格,说明他既有包容心又有威严感。
中间四句讲他的特点:有像彩虹一样正直刚烈的气节(古代认为虹霓象征正气),担任过獬豸冠这样的司法要职(獬豸是传说中能辨是非的神兽)。接着用两个季节画面形容他的工作变动:秋天还在皇家图书馆(石渠)像大雁一样忙碌,春天就到江边城市(洪州)当地方官了。这里用"鸣鸾"比喻他像凤凰一样给地方带来祥瑞。
最后两句是核心观点: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真正的贤者践行的是同一种治国理念。就像识途的老马,明白人走的路本质上没有差别。这既是对任秘监的肯定,也暗含"是金子在哪都发光"的哲理。
全诗妙在把官员调任这种平常事,用四季景物、神话意象写得既大气又生动,最后落脚到"内外一致"的为政智慧,显得特别有格调。就像现在夸人"不管在总部还是分公司都能干得出色",但用了诗意的表达方式。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