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夜行、即将与友人陆路同行的场景,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和壮志豪情。
前四句写夜航实景:雷雨声中船只停靠毗陵(今常州),不知不觉已驶过这里。岸边驿站的树木沿着溪流后退,船篷上的雨点敲打着窗户——这些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摇晃的船舱,感受到旅途的颠簸与孤寂。
后四句转向抒情:听着沿岸渐变的方言,作者心中腾起建功立业的渴望。最后两句尤为生动,他想象明天在丹阳城外,将与友人并肩乘坐轿辇(肩舆)进京,这个"拟并乘"的细节,既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对前程的自信。
全诗妙在将雷雨、孤舟等压抑的意象,与"鶱腾"(展翅高飞)的壮志形成反差,就像阴云中透出的阳光。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寂寞旅途中依然保持的热情——听着雨声规划明天,带着泥泞憧憬远方,这种生命状态至今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