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

董子下帷日,三年不窥园。
而我希躅人,胡为出屡繁。
远风嘘病骨,百念跬步存。
新燕虽好音,不能尽欲言。
回首告稚子,夕阴已盈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境,充满生活化的哲思。

开篇用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古人专心治学的典范),反衬自己频繁出门的无奈——明明向往专注治学,却总被俗务缠身。就像现代人想专心工作,却总被手机消息打扰的困扰。

中间四句是生动的心理描写:"远风嘘病骨"用风吹病体比喻精神疲惫,"百念跬步存"说每走一步都有无数念头翻涌,像极了当代人焦虑时的心理状态。燕子叫声虽美却听不懂,暗喻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结尾处最妙:当主人公终于想通要回家时,发现夕阳已把门框染成金色。这个画面既点明时间流逝之快,又暗示人生易老的警醒,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一天又过去了"的怅然。

全诗用日常小事(出门、听鸟叫、看夕阳)串联起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把抽象的人生感悟化作可感的画面。其中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对理想难追的苦闷,至今仍能引发共鸣,就像每个被生活推着走的现代人,偶尔停下脚步时的内心独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