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竹枝词二首》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前两句通过三峡猿声和夔州竹枝的对比,说猿声虽然凄厉让人伤感,但夔州(今重庆一带)的竹枝却能化解忧愁,暗示了面对困境时的两种态度。
后两句是全诗精华。"渠侬"指竹子,说竹子天生就有"回天力"——形容它宁折不弯的韧性,不像垂柳那样随风摇摆("绕指柔")。这里用竹子比喻人的品格:真正的强者应当像竹子一样有骨气,能扛住压力,而不是像柳条那样遇事就低头妥协。
全诗用三峡、竹枝等巴蜀风物作比,把人生哲理说得既接地气又充满力量,鼓励人们要像夔州竹子那样,在逆境中保持刚直不阿的品格。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