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日本权力更替时的景象,充满历史画面感。
前两句"前朝霸主识龙蟠,富岳荒川极大观"说的是:过去的统治者能看出哪里是适合建立政权的好地方("龙蟠"指风水宝地),富士山和荒川构成的壮丽景色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里用富士山代表日本的自然力量,暗示这片土地本身就有王者之气。
后两句"留与东迁新定鼎,万家春树锦城宽"讲的是:如今新的掌权者东迁到这里建立都城("定鼎"指建立政权),在春天树木掩映下,新都城("锦城"指华丽的城市)展现出广阔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万家春树"的温暖画面,暗示政权交替后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全诗最妙的是用自然景观(富士山、荒川、春树)来见证历史变迁,既不直接写权力斗争的血腥,又通过山河依旧、城市新生的对比,展现出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必然性。就像用不变的富士山作背景,看舞台上政权更替的戏剧,既有沧桑感,又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