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恨这关

踪迹疏狂事远游,懒工词赋客诸侯。春风楚国归王灿,落日长安醉马周。

千里霜蹄何日定,十年烽火未曾休。长歌更出床头剑,空有寒光射斗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江湖、心怀壮志却郁郁不得志的侠客形象。

开篇"踪迹疏狂事远游"直接点明主人公是个放荡不羁的游子,他像闲云野鹤般四处漂泊,连给权贵写文章拍马屁都懒得做。这里用"懒工词赋"四个字,生动展现了他傲视权贵的性格。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历史典故形成对比:王粲在春风中衣锦还乡,马周却在落日里借酒消愁。这两个故事暗示主人公像马周一样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千里霜蹄"和"十年烽火"的对仗,既写出了他四处奔波的艰辛,也暗喻天下动荡的时局。

最后两句最精彩:夜深人静时,他拔出床头宝剑长歌抒怀,剑光直冲云霄,却只能空自闪耀。这个画面既豪迈又悲凉,把主人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把寒光四射却无处施展的宝剑,正是他满腔热血的真实写照。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潇洒不羁的笔调,写出了一个热血男儿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持。虽然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但他依然保持着侠客的傲骨,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最珍贵的品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