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①杂咏百有一首名胜留题亦多未免皆泥乎神仙之说来徵余吟余谓神仙之事深言之则似诞今诸贤所赋无复馀蕴使余更下注脚不愈诞乎且人

桑竹森森绕屋边,美池清泚浸良田。
桃源只在桃溪上,不信壶中别有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场景,核心思想是表达对平凡生活中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神仙传说"的理性态度。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桑树竹林茂密环绕着房屋,清澈的池塘灌溉着肥沃的田地。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森森""清泚"等叠词营造出宁静安详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绿荫掩映的农舍,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升华。他直言真正的桃源仙境就在眼前的桃溪边,根本不用去追寻什么虚无缥缈的"壶中天地"。这是对当时流行神仙题材诗歌的巧妙反驳——与其幻想不存在的仙境,不如珍惜眼前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诗人把"仙境"拉回人间,告诉我们幸福不在远方,而在认真生活的当下。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对比(桃源/桃溪、壶中天/眼前景),通过否定虚幻来肯定现实,使主题更加鲜明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