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讲了一个文人创作的故事。
前两句说:有人拼命学习韩愈(昌黎)的文风却得不到赏识,偶然写些田螺蛤蜊之类的小题材反而显露出真性情。这里用"螺蛤"比喻朴实的小作品,说明刻意模仿大家反而不如写自己真心感受的东西。
后两句是自嘲:这人平时最得意的是模仿庐山景色的作品(可能指宏大题材),但后来才思枯竭时,反而在"禅房花木深"这样的小景描写中找到了感觉。最后一句引用古诗名句,暗示简单自然的描写反而更有韵味。
全诗核心是说:写作贵在真诚自然,不必刻意追求宏大题材或模仿名家。就像做菜一样,山珍海味未必胜过家常小炒,关键要做出自己的味道。诗人用自嘲的方式,道出了这个创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