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白玉搔头金凤翘,翠裙袅袅束纤腰。
紫箫吹断瑶池梦,飞落寒塘寄寂寥。

现代解析

这首《水仙花》用拟人手法把水仙花写成了孤傲的仙子,全诗通过四个画面层层递进:

1. 华美登场
前两句像给水仙拍特写镜头:白玉般的花瓣像古代贵妇的发簪,金黄的花蕊像凤凰尾羽(金凤翘),翠绿叶片如同束腰的罗裙。用"搔头""束腰"这些人物动作描写,让花立刻活了起来。

2. 命运转折
第三句突然转折:紫箫(暗指春风)吹醒了仙子的瑶池美梦。这里的"断"字很妙,既像箫声戛然而止,又像斩断了仙界缘分,为下文埋下伏笔。

3. 孤傲绽放
最后点题:被贬凡间的仙子选择在清冷的池塘落脚。"寒塘"与开头的华美形成反差,"寄寂寥"三字最传神——明明是主动选择孤独,却用"寄"字显得像暂时借住,保留着仙子的骄傲。

全诗精妙处在于:明明写花,却始终不出现"水仙"二字。用跌落凡间的仙子比喻水仙的清高,比直接描写更耐人寻味。特别是"寂寥"这个词,看似说孤独,实则透着"我不与俗世同流"的傲气,就像周敦颐写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