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渔唱

浣花西望碧波光,十里冰壶映大荒。海国远分金粟界,江天遥带握兰香。

弦歌夜月听丰芑,桃李春风想绿裳。凤扆晓看勤诏对,斗枢还自属龙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充满浪漫想象和家国情怀。

前四句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的风景大片:站在浣花溪向西望,碧波荡漾的水面反射着阳光,绵延十里的水面像冰壶一样清澈,倒映着辽阔的原野。远处海天交界处仿佛有金色稻浪翻滚,江上的天空似乎还飘着兰花的香气——诗人用"金粟"比喻丰收景象,"握兰香"暗喻高洁品格。

后四句转入人文情怀。在月夜听到百姓的歌声,联想到《诗经》里描写周朝盛世的《丰年》篇;看到春风中的桃李,就想起学子们青翠的衣衫。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清晨看到皇帝勤政理朝,将治国重任托付给像诸葛亮(龙襄)这样的贤臣——"凤扆"指皇帝宝座,"斗枢"比喻国家中枢要职。

全诗妙在三个特点:1)空间感极强,从眼前美景拉到海天交界;2)嗅觉听觉视觉通感运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3)由景生情自然过渡,从田园风光想到治国理想,展现古代文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就像现代人旅游拍照发朋友圈时,既晒美景又抒发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