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喻别驾邀同汪公重集俞园得池字

满坐青山照习池,上公携客共含卮。中天月色重圆夜,大海潮痕乍落时。

杖掷广寒银阙近,杯倾河汉玉轮迟。当筵触目俱名胜,烂醉高阳白接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俞园举办的月下酒宴,充满了浪漫豪放的文人雅趣。

开篇用"满坐青山照习池"勾勒出园林美景——四周青山环绕,池水倒映着山色。第二句点明这是高官(上公)带着宾客们举办的酒会。

中间四句集中写月夜之景:十六的圆月高悬天际,潮水刚刚退去(暗示宴会时间)。诗人发挥想象力,说自己的手杖仿佛能扔到月宫附近,酒杯倾斜时连银河都流动得慢了——用夸张手法表现醉意朦胧的月下狂欢。

最后两句总结:宴会上处处是美景名士,大家都像古代高阳酒徒那样,戴着白色头巾畅饮狂欢。全诗通过青山、明月、美酒等意象,传递出文人雅集时纵情山水、洒脱不羁的快乐氛围,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雅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