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酒醉夜归的场景,充满朦胧的诗意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酒醉状态:诗人在青楼喝得酩酊大醉,勉强扶着脑袋站起来,酒杯空了还要向卖酒人继续要酒。这里的"拚醉"不是消极的买醉,而是一种放纵的豪情,展现出诗人放浪不羁的性格。
后两句写酒醒感悟:等到兴致消退、从醉梦中醒来,发现又要踏上明天的旅途。此时远望群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个画面既是对清晨景色的描写,也暗喻着人生前路的迷茫不定。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山色烟中半有无",用朦胧的山色象征人生的不确定性。昨晚的放纵与今晨的清醒形成对比,暗示着人生就是在放纵与清醒间不断循环。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一个醉汉的视角,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人生况味。
这种将深刻人生感悟融入日常小场景的写法,正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某个醉酒的夜晚,某个清醒的清晨,突然对生活产生特别的感悟。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