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现代解析

这首《天台智者大师画赞》用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又称智者大师)的传奇一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

1. 大师的出身与天赋
诗的开头说智顗俗姓陈,是湖南华容人,从小就有异象——出生时"彩烟浮空",长相如古代圣王尧舜般庄严。这些描写突出了他的不凡,暗示他注定成为高僧。

2. 修行与悟道
诗中提到他在长沙佛像前发愿、受菩萨点化(定光菩萨示冥契),去大苏山求佛法时,智慧如同在灵鹫山亲听佛陀讲经。这些故事说明他通过苦修获得了"宿命通"(知晓前世的能力)等神通。

3. 传法经历
- 在南京瓦官寺讲经8年,连梁陈两朝的贵族都崇拜他。
- 在天台山华顶峰修行时,印证了年轻时做的梦,还降伏了魔障(类似唐僧取经的磨难)。
- 他提倡"放生",花钱赎回五百里水域禁止捕鱼,这是佛教慈悲的实践。
- 连陈朝后主(皇帝)和隋炀帝都拜他为师,可见影响力之大。

4. 著作与传承
他为隋炀帝写了《净名精义传》(解释佛经的著作),弟子们继承他的思想,像"荆溪妙乐"(指弟子湛然大师)等人把他的学说发扬光大。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故事化的语言,把一位高僧写得生动可感,比如出生时的祥云、与皇帝的交往等。
- 展现了佛教的核心:智慧("智顗"的名字就是"智慧"之意)、慈悲(放生)、修行(降魔)。
- 最后提到他的形象被画下来("写照随形"),这首诗就是为画像题的赞词,希望他的精神永远流传。

普通人能得到的启发:
即使不了解佛教,也能从中看到一个人如何通过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成为一代宗师。诗中"禅慧悲智"四个字,可以理解为:内心宁静(禅)、明辨真理(慧)、关爱众生(悲)、彻悟人生(智),这些品质在今天依然有价值。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