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别业为李鍊师赋
璇流何窈窕,琳馆带重深。
大隐虽朝市,清风自竹林。
泉光霏素几,霞气袭幽襟。
骋望金枢外,纡回瑶水阴。
理能窥止足,性本狎飞沉。
落月乘舟往,微飔击汰唫。
讵须探秘宝,自觉远蓬心。
柱下终豪举,浮丘将见寻。
玄珠君莫惜,白发我先侵。
异日逢黄石,飞鸾早寄音。
大隐虽朝市,清风自竹林。
泉光霏素几,霞气袭幽襟。
骋望金枢外,纡回瑶水阴。
理能窥止足,性本狎飞沉。
落月乘舟往,微飔击汰唫。
讵须探秘宝,自觉远蓬心。
柱下终豪举,浮丘将见寻。
玄珠君莫惜,白发我先侵。
异日逢黄石,飞鸾早寄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道士(李鍊师)的山水生活,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前六句)用优美的自然景物烘托隐居环境: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幽深的道观,虽然靠近闹市却像竹林七贤般清雅。晨光中的泉水映着茶几,云霞气息浸透衣襟,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氛围。
中间("骋望金枢外"至"自觉远蓬心")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主人公的逍遥:他时而远眺天边星辰,时而沿溪流徘徊;懂得适可而止的智慧,天性亲近自然。月夜乘舟、迎风吟诗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他不追求珍宝、只求心灵超脱的生活态度。
结尾(最后六句)转向人生感悟:用"柱下"(老子)、"浮丘"(仙人)的典故,暗示主人公终将得道。最后四句像是朋友间的叮咛:不要吝啬分享智慧(玄珠),我已渐生白发,期待他日你成仙后,能让青鸾捎来好消息。末尾用张良遇黄石公的典故,寄托了对得道成仙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山水之美与修道之乐自然融合,既有"泉水映茶几"这样清新的画面,又有"月夜乘舟吟诗"的潇洒形象,最后落在对长生境界的期盼,读来既觉意境空灵,又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修道的真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