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客中

楚泽惟闻兰芷馥,千秋词赋尚铿铿。
峰回岳麓浮佳气,水到湘江出怨声。
已见郢中歌白雪,还期宣室问苍生。
魂销残夜霜天月,恍有凌波鼓瑟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的风景与历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感慨和期待。

开头两句提到楚地(湖南一带)的兰芷芬芳,象征着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文人的诗词歌赋依然铿锵有力,仿佛在回响。

接下来写长沙的自然风光:岳麓山云雾缭绕,景色优美,而湘江的水流却似乎带着哀怨的声音。这里可能暗含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湘江自古与屈原、贾谊等失意文人相关,流水仿佛在诉说他们的悲愤。

然后诗人提到“郢中白雪”,指的是古代高雅的音乐,象征美好的文化传承;而“宣室问苍生”则借用汉代贾谊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像贾谊一样被朝廷重用,为国为民献策的愿望。

最后两句写夜深人静时,诗人望着寒月,仿佛看到湘江女神(凌波仙子)在江上弹奏瑟琴,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哀愁的氛围。整首诗既有对长沙风物的赞美,也有怀才不遇的淡淡忧伤,同时寄托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