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喜官人"的人突然开悟的故事,用登山和日常生活作比喻,生动展现了悟道的奇妙体验。
前两句用"白崖峰顶"比喻修行的高境界,说没到过的人不知道登顶有多难——就像没开悟的人无法理解悟道的感受。接着用"裴公才一喏"的典故,说喜官人听到一句点拨(就像有人对他应了一声),就突然像捅破窗户纸一样想通了人生难题。
中间四句是核心哲理:人生短暂如流水,真正的佛法智慧就像闪电般简单直接。这里用"掣电"这个比喻特别妙,既说佛法来得快如闪电,又说它像闪电一样能瞬间照亮黑暗。
最后两句最有趣:开悟后的喜官人高兴得倒骑驴子爬旗杆。这看似荒唐的画面其实大有深意——"倒骑驴"是禅宗著名公案,象征打破常规思维;"上幡竿"更是夸张表现,就像现代人说"高兴得上天",用违反物理常识的动作来表达超越常理的觉悟状态。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变成生活画面:用登山喻修行难度,用闪电喻顿悟速度,用滑稽动作表现思想突破。普通人读来既能会心一笑,又能感受到那种"灵光乍现"的畅快。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