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姑山顶一座亭子的壮丽景色和登高远眺的畅快心情。
前两句写亭子的位置:这座重新修建的亭子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从亭中往下看,能看到无数山岩环绕四周。这里用"冠"字形容亭子像帽子一样戴在山顶,用"拱"字写出群山如同拱手般簇拥着亭子,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写登亭的感受:建这个亭子就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美景,站在高处仿佛能触摸到天空的光亮。夜晚银河仿佛要浸湿衣衫带来凉意,秋风送来桂花香飘满坐席。这里"银河侵衣"的想象很新奇,把高空寒意写得生动;"玉桂泛香"则通过嗅觉写出秋日登高的惬意。
最后两句抒情:我们这些人在公务之余正好可以来这里聚会,要登高赏景何必非要等到重阳节呢?表达了随时享受自然之乐的生活态度,打破了"重阳登高"的传统习俗束缚。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受,把高山亭子写得既雄伟又亲切。最后两句尤其体现出作者洒脱的生活情趣,告诉人们不必拘泥于特定时节,随时都可以享受登高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