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莲山望海峰

诸峰皆崭绝,东峰独可上。朝来缘翠微,振衣披榛莽。

到顶得石棚,小住骋遐赏。东南指沧澥,一气接沆漭。

初晖散余霞,云外浮晃朗。想见至人心,天渊与浩广。

世路隘蜗角,蛮触各争长。而我于其间,委怀任俯仰。

每虑尤悔集,有如鸟避网。适来豁达眸,胸尘一涤荡。

即此得玄珠,无劳问象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五莲山望海峰的所见所感,通过登山过程中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壮阔的赞叹和对人生境界的感悟。

开头四句写登山过程:众多山峰都很险峻,只有东峰可以攀登。清晨沿着青翠的山路,拨开杂草向上攀登。这里用"振衣"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登山时的努力和决心。

中间八句写山顶所见:到达山顶发现一个石棚,在这里可以尽情眺望远方。东南方向是浩瀚的大海,天地间一片苍茫。初升的太阳驱散云霞,天空格外明亮。这壮阔的景象让诗人联想到心胸宽广的圣贤,他们的境界就像这无边的天空和海洋一样开阔。

接下来六句是人生感悟:诗人感叹人世间的争斗就像蜗牛角上的战争一样渺小可笑(用"蛮触"这个典故,比喻小规模的争斗)。而自己选择超然物外,随遇而安。常常担心犯错,就像鸟儿要躲避罗网一样谨慎。

最后四句写登山收获:这次登高望远让诗人眼界大开,心中的烦恼都被洗涤干净。在大自然中领悟到了人生真谛,不需要再去苦苦追寻什么玄妙的道理了。

全诗通过登山看海的经历,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争、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最精彩的是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川的壮美,又能体会到超脱尘世的豁达心境。诗人用"天渊与浩广"来形容圣人的胸怀,用"蜗角"比喻世俗争斗的渺小,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