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画鹰歌
华堂月净螀啼露,主人爱客陈缣素。
怪兹咫尺轩楹閒,何得突兀槎桠之古树。
细观劲翮翩然翻,想见炉锤笔端铸。
我闻画鹰者,最数姜楚公。
边昭及林良,厥技颇亦同。
纪也下笔相追从,方其冥想动真宰,意欲惨淡无天功。
当年侍从南薰殿,豹房日暮争嬉宴。
泰彬前导朱寿来,追逐围场若驰电。
偶然点笔成此图,往往深情存谲谏。
不图宫阙图草莱,寓意微茫果谁见。
嗟余枨触百感生,与此旧恨偏殊情。
鹰兮禀气最猛鸷,啄睛掐脑群雏惊。
胡为敛伏不一试,草间狐兔犹纵横。
北风昨夜萧关起,愿尔决云驰万里。
一击乱群穴,再击妖领死。
扫除六合会有时,莫向凡禽惊爪觜。
吁嗟乎!
材官突骑今岂无,驽痾局缩非壮夫。
鹰兮鹰兮人不如,傥登刘表高台上,我亦乘风试一呼。
怪兹咫尺轩楹閒,何得突兀槎桠之古树。
细观劲翮翩然翻,想见炉锤笔端铸。
我闻画鹰者,最数姜楚公。
边昭及林良,厥技颇亦同。
纪也下笔相追从,方其冥想动真宰,意欲惨淡无天功。
当年侍从南薰殿,豹房日暮争嬉宴。
泰彬前导朱寿来,追逐围场若驰电。
偶然点笔成此图,往往深情存谲谏。
不图宫阙图草莱,寓意微茫果谁见。
嗟余枨触百感生,与此旧恨偏殊情。
鹰兮禀气最猛鸷,啄睛掐脑群雏惊。
胡为敛伏不一试,草间狐兔犹纵横。
北风昨夜萧关起,愿尔决云驰万里。
一击乱群穴,再击妖领死。
扫除六合会有时,莫向凡禽惊爪觜。
吁嗟乎!
材官突骑今岂无,驽痾局缩非壮夫。
鹰兮鹰兮人不如,傥登刘表高台上,我亦乘风试一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为宫廷画家吕纪的《鹰图》所写的题画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画面描写(前12句)
诗人先营造氛围:月光下的华堂里,主人展开绢布请客赏画。画中一棵古树突兀挺立,树上雄鹰的翅膀仿佛能听见"锵锵"的金属锻造声——这里用"炉锤笔端铸"的比喻,夸赞画家笔力雄健,把鹰画得栩栩如生。接着列举姜楚公、边昭等画鹰名家,说吕纪的技艺不输前人。
二、历史隐喻(中间12句)
笔锋转到画家的宫廷经历:吕纪曾在豹房(明武宗游乐场所)作画,诗中暗示那些围猎嬉戏的场面暗含讽谏。最耐人寻味的是"不图宫阙图草莱"——画家不画皇宫却画荒野雄鹰,可能寄托着对朝政的隐忧。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一样,诗人从画中读出了深意。
三、情感爆发(最后14句)
诗人情绪越来越激动:雄鹰本该搏击长空,为何在画中收敛锋芒?就像当下人才被埋没,连狐狸兔子(比喻小人)都敢横行。最后发出雷霆之吼:希望雄鹰冲破云霄,扫清奸邪!最后以"人不如鹰"的慨叹收尾,说要是自己能像鹰站在高台上,定要振臂高呼。
全诗妙在"借画说事":
表面夸画家技艺,实则借鹰抒怀。画中收敛的鹰,隐喻被压制的忠良;嚣张的狐兔,象征得势的奸佞。诗人最后那声"我亦乘风试一呼",就像现代人说的"给我个舞台,我必撼动天地",充满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报国无门的悲壮。这种借艺术批评时政的手法,比直接骂街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