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张炼师

名家接武依丹陛,壮岁招魂入翠微。
遂使老聃成自吊,不知丁令竟何归?
蛇蝉岂恋寻山蜕?鸡犬曾闻挟日飞。
独有皇恩无以报,昨传天语慰松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悼念道士张炼师而作。全诗通过道教典故和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名家接武依丹陛,壮岁招魂入翠微"写张炼师生前地位显赫(丹陛指宫殿台阶),却在壮年早逝(翠微指青山,暗指坟墓)。颔联用老子(老聃)和丁令威的典故:老子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丁令威化鹤归乡却物是人非,表达生死无常的迷茫。

颈联继续用道教意象:蛇蝉蜕皮象征修道者的超脱,鸡犬升天暗指得道成仙,但反问语气透露对"死后究竟如何"的困惑。尾联笔锋一转,说皇恩浩荡(可能指朝廷对张炼师的褒奖),但逝者已无法回报,只能通过皇帝的慰问(天语)来告慰墓前的松树(松扉指墓门)。

全诗妙在将道教传说与现实情感交织,既有对修道者归宿的哲学思考,又暗含"再大的成就也难逃死亡"的无奈。最后用皇恩慰藉作结,在虚无中留下一丝现实的温暖,形成深沉而克制的悼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