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新成二首

种树成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
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余。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
欲因萝薜辞簪弁,惭愧天恩在玉除。
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慵得自藏。
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
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
莫笑野人生计少,濯缨随处有沧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和后八句各成一首,但主题连贯。

前八句写的是诗人新建的隐居之所。他在屋旁种树成荫,挖池塘养鱼,虽然房子简陋("数椽"指几根房梁),但很清幽。从这里可以远望群山云雾,门前小径刚锄完杂草。偏僻的小巷偶尔有高人来访,诗人常躺在简陋的藜草床上读书。他想辞去官职("簪弁"指官帽),像藤萝一样自由生长,但又对皇恩感到惭愧。

后八句进一步描写隐居生活。诗人感叹人生道路曲折("羊肠"比喻曲折),自己因为懒散性格得以隐居。他种竹子引来仙鹤,买下山地建读书堂。开窗能听到古树沙沙作响,桌边寒花静静飘香。最后两句很洒脱:别笑乡下人不会赚钱,随处都有清水可以洗帽缨(比喻保持高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朴素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种树、养鱼、读书等细节都很生动
2. 通过对比官场("簪弁""玉除")和自然("岚霏""沧浪"),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3. "濯缨随处有沧浪"等名句,把平凡生活写出了诗意,说明快乐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4. 虽然说是"惭愧天恩",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这种含蓄的表达很有味道

诗人没有刻意美化农村生活,而是真实地写出了既清贫又自在的状态,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