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待渡

楚水凝千里,湘云隔万层。
城高秋浦月,星杂夜船灯。
旅况天谁管,年光雁可凭。
殷勤淡山色,相送过巴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岳阳楼等待渡船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画面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开头两句“楚水凝千里,湘云隔万层”用夸张的手法,写眼前浩渺的江水仿佛凝固千里,湘地的云层重重叠叠,暗示旅途的遥远和阻隔,让人感到前路漫长而迷茫。

“城高秋浦月,星杂夜船灯”是两幅生动的夜景:高耸的城楼映着秋夜的月光,江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这里既有宏大的静景(城与月),又有细微的动景(船灯闪烁),形成冷暖对比,烘托出夜色的寂寥。

五六句“旅况天谁管,年光雁可凭”直抒胸臆:漂泊的苦楚无人过问,只有南飞的大雁能证明时光流逝。这里用“雁”这个传统意象,既点明季节(秋天),又暗含“鸿雁传书”的期盼,表达对家乡消息的渴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将山色拟人化:“淡山色”依依不舍地送旅人过巴陵。明明是自己离开,却说山在相送,这种反客为主的写法,让无情的山水也有了温情,暗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也透露出对前路未知的淡淡忧伤。

全诗没有直接说“想家”或“孤独”,但通过凝滞的江水、杂乱的星灯、无人在意的旅况、殷勤的山影等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漂泊者的心境。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尤其是结尾的拟人手法,让整首诗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