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守风遂登山望湖拜湘君祠墓因至寺中观后蜀时诸铁器

湖头夜半来腥风,山云横卷波掀空,军声十万鸣空中。
晓视湖风声更恶,黑云如山压山角。
山灵招客青堪握,爱山遂作看山行。
放眼不辨湖山青,混茫一片秋云横。
洞庭汪洋八百里,挹之不过一瓢水。
青山如发湖心起,山头梵宇凝霏烟。
湘君墓下蛟鼍眠,萧萧泪竹围墓田。
铁色黝然中古器,藓花剥落谁辨识。
时代荒唐等游戏,浩渺钟声入乱流。
巨涛撼山拍欲浮,朗吟直挟飞仙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景象,以及作者在风雨中登高望远的独特体验。全诗充满动感和力量,像一部气势恢宏的自然纪录片。

开篇就像恐怖片开场:半夜湖面突然刮来腥风,乌云翻滚,巨浪滔天,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怒吼。天亮后风雨更猛烈,黑云像大山一样压下来,但作者反而被这种壮观景象吸引,决定冒雨登山。

站在高处望去,风雨中的湖山融为一体,分不清界限。八百里洞庭湖在作者眼中不过是一瓢水,青山像头发丝一样细小,这种夸张的比喻凸显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诗中穿插着神秘元素:山顶寺庙笼罩在雨雾中,湘君墓旁有蛟龙在沉睡,泪竹(传说中湘妃哭泣染成的斑竹)环绕墓田。这些传说元素给暴雨景象增添了神话色彩。

最后作者看到一些生锈的古铁器,感叹历史变迁就像一场游戏。在钟声与浪涛的交响中,他感觉自己仿佛要乘风飞升,与仙人同游。这种超现实的想象,让整首诗在狂暴中又带着几分飘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