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侄端方过予偕行南村玩月
焚鱼共酌田家醴,欢酣递啸凉风起。子谙懒叔故相携,指点村南聊纵履。
行行林影摇参差,拄杖扶我长过眉。幽寻极眺不知倦,路转石角时钩衣。
泉声入耳淙琤玉,何许泠泠砧杵续。悠然发兴见南山,林壑盘纡如岳麓。
喧卑迥隔区中缘,况复华月升东边。明凝苔露正皎皎,净映石濑弥娟娟。
方欣清景多幽事,扬煇莫遣浮云蔽。绝怜萤影巧自持,却厌蛙欢苦无谓。
归来阿朗傍隅趋,示我长吟意有馀。明宵有月更相就,还看玉轮游舞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侄子一起在乡村玩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一、饮酒作乐,欢声笑语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和他的侄子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他们沿途畅饮田家酿的美酒,一边饮酒一边欢声笑语,气氛非常愉快。
二、同行赏月,悠然自得
在这欢畅的气氛中,侄子主动邀请诗人一起前往村南赏月。他们在路上边走边聊,行走在林间小路上,享受着凉风带来的惬意。
三、山村夜景,清幽迷人
诗人一行人边走边欣赏四周的景致,林影参差,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突然间,诗人被石角勾住了衣服,这也成为了一段有趣的插曲。接着,他们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和泉水的叮咚声,仿佛还有远处传来捣衣声,这夜晚的声音和谐而美妙。
四、月色如画,清景迷人
诗人抬头仰望,明亮的月光照在青苔之间,晶莹剔透,如同水波荡漾。月光照在清澈的水面上,使得水面更加美丽动人。诗人感慨着这样的美景让人沉醉,希望不要被浮云遮挡住。
五、夜深人静,虫鸣蛙叫
夜晚的山村格外宁静,偶尔传来的萤火虫和虫鸣声,反衬出环境的幽静。但蛙鸣喧闹,却显得有些单调乏味。诗人对这种自然声音有着独特的感受。
六、回家途中,温情气氛
大家载歌载舞回到了家里,侄子还在旁边高声吟诵,展示了作诗的才华。诗人也期待着明晚再来一起赏月,享受更欢快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赏月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