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山行见竹

颇惬山行意,仍馀看竹情。
峰盘之字径,樱有此君名。
色带晴岚翠,声兼石濑清。
经过莫问主,懒性厌逢迎(黄州旧有竹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州山间漫步时偶遇竹林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洒脱的心境。

前两句直白表达了诗人对山行的喜爱和对竹子的特殊情感。"颇惬"(非常满足)、"仍馀"(依然保留)两个词透露出诗人此刻的闲适愉悦。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勾勒出山间美景:山路像"之"字一样盘旋,樱花树旁立着雅致的竹林("此君"是竹子的雅称)。阳光下的竹叶泛着翠绿光泽,溪水流过石头的清脆声响与竹叶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翠色)、听觉(水声)和空间感(盘旋的山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抒情,诗人表示路过这里不必询问竹林主人是谁,因为他生性懒散,不爱与人客套寒暄。这种率真态度与前面描写的自然景物形成呼应,暗示诗人更向往无拘无束的山林生活,而非世俗的繁文缛节。全诗通过"山路-竹林-溪水"的清新画面,最终落脚到诗人追求自由、厌恶逢迎的个性,自然景物与人格情操完美融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