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憾这关

两年关上路,三度病中过。
衰为沙场早,愁缘世网多。
逐臣甘粪土,举国惊风波。
涕泣三朝事,驰驱敢惜他。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被贬官员在流放路上的痛苦心境。

前两句写时间流逝和身体病痛:两年间多次在关卡路上奔波,其中三次都是带病前行。简单数字"两""三"叠加,立刻让人感受到漂泊的艰辛。

三四句揭示痛苦根源:身体早衰是因为战场般的官场倾轧,满心忧愁源于世俗名利的束缚。用"沙场"比喻官场,暗示其中的残酷;"世网"像一张大网困住人,体现对世俗规则的厌倦。

五六句用强烈对比:自己甘愿像粪土般被抛弃,而全国上下却为政治风波震惊。这里"甘"字用得极妙,表面认命,实则暗含愤懑——明明是忠臣,却被当作垃圾处理。

最后两句情绪爆发:想到连续多日跪地痛哭的遭遇,如今纵使快马加鞭奔赴流放地,又哪敢顾惜身体?"敢惜他"三字尤为心酸,连为自己的性命担忧都成了奢侈。

全诗像一封血泪写成的日记,没有华丽辞藻,只有被命运碾压后的真实痛感。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明知不公却只能承受"的无力感,让现代读者也能联想到职场、生活中类似的委屈时刻。诗人把个人遭遇升华成时代悲剧的缩影,这正是古典诗词"以小见大"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