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

支径萦纡路似穷,疑非琼馆洞霄宫。虽烦绿野诸公领,谁到青山九锁中。

栝隐又深千嶂月,笋将犹欠一枝筇。道人欲识岩栖处,因鹤东来问漫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隐秘的修仙之地,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世外桃源的魅力。

开篇用"小路弯弯曲曲好像走到尽头"来设置悬念,让人怀疑这里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神仙洞府。这种写法既制造了神秘感,又暗示了修仙之地的难以寻觅。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虽然很多达官贵人都号称喜爱山林生活,但真正能深入这"九重青山"的人却很少。这里通过"绿野诸公"和"青山九锁"的对比,讽刺了那些附庸风雅的假隐士。

接着用具体景物烘托意境:松树隐没在月光笼罩的群山中,新生的竹笋还差一根就能做成拐杖。这些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又暗示修仙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道理。

最后两句最有趣:修道之人想知道哪里适合隐居,结果是一只仙鹤飞来,带他去见漫翁(可能指一位得道高人)。这个充满仙气的结尾,用"问鹤"这个超现实的画面,把整首诗的意境提升到了神仙境界。

全诗通过"寻而不得-终有所获"的结构,把深山寻仙的过程写得既真实又奇幻,让读者仿佛也跟着经历了一次寻访仙踪的奇妙旅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