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孚五十年前游天台宿建公院登华顶攀琪树观石桥之险绝缅怀昔游因为绝句寄知建长老兼呈台州王司马

天生石月架空虚,树缀龙髯子贯珠。
三十年前已攀折,建公曾到上方无(见明陶宗仪《古刻丛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元孚回忆五十年前游览天台山时写下的。他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上的奇景和自己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第一句"天生石月架空虚"描写山顶天然形成的石拱像月亮一样悬在空中,给人一种空灵虚幻的感觉。第二句"树缀龙髯子贯珠"形容古树的枝条像龙的胡须一样垂下,树上结的果实像串串珍珠。这两句用比喻手法,把静态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抒情:第三句"三十年前已攀折"(这里数字三十可能是笔误,根据诗题应为五十)写作者当年亲自攀登过这些险峻之处。最后一句"建公曾到上方无"是问建长老:您可曾到过这山顶的最高处?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也透露出对老友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用具体的景物勾起回忆,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简单的问句,既亲切自然,又饱含岁月流逝的感慨,让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老友和青春时光的怀念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