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溥仪(1961年)

碌碌窝囊老溥仪,两回傀儡冒轩羲。
帝庭宣统早休矣,民国称臣胡适之。
君父文章堪大笑,五千年史隐深悲。
古来多少孤忠血,为若辈流总近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讽刺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核心思想是:一个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过气皇帝,却反复当傀儡刷存在感,既可笑又可悲。

具体来看: 1. 前两句直接开怼——"窝囊老溥仪"点明他无能,"两回当傀儡"指他先给日本人当伪满洲国皇帝,后来又被新中国改造。用"冒牌黄帝"这种夸张比喻,讽刺他装模作样。

2.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宣统王朝早完蛋了,民国时期他连胡适这种文人都能对他指手画脚("称臣"是反讽)。最扎心的是"君父文章"这句——溥仪那些自称皇帝的文件,现在读起来就像笑话,但背后藏着中国五千年帝制终结的悲哀。

3.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历史上那些为效忠皇帝而流血牺牲的忠臣,现在看来简直白痴("若辈"指溥仪这类人)。这里其实是在说,封建帝制根本不值得人们愚忠。

全诗妙在: - 用"老溥仪"这种市井称呼消解帝王威严 - "大笑"与"深悲"的强烈情绪对比 - 最后用"忠臣的血白流"这个意象,彻底否定封建愚忠思想

本质上是用溥仪这个个案,宣告旧时代的终结。语言看似直白,但每个字都在戳封建帝制的脊梁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