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暗含忧伤的海景图,传递了作者复杂的历史情怀。
前两句写景:海天相接处,云浪翻滚仿佛要立在海滩上,大风呼啸中白鸥却悠闲飞翔。这里用"万顷""浩荡"等词突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而白鸥的"闲"又形成反差,暗喻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后两句转入抒情:船夫不知道这片海域承载的伤痛,只是如常指着前方说"那里是马关"。马关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地,这个地名瞬间点明主旨——表面平静的海面下,藏着民族屈辱的记忆。船夫的"不识"与作者的"伤心"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历史伤痕的隐痛。
全诗妙在借日常航海场景,用举重若轻的笔法道出沉重历史。就像我们今天路过某个熟悉的地方,突然想起这里曾发生的重大事件,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海浪依旧,白鸥如常,但懂得历史的人,却能在这片风景里读出不一样的沉重。
吴保初
(1869—1913)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吴长庆子。荫生。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