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门

平生事业在林阿,晚卜云门几度过。
不尽名山恣俯仰,空馀亲舍倚嵯峨。
樵渔老伴分家计,烟水閒情付病魔。
从此吾行亦已矣,茅庵应住白云窝。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上云门》描绘了一位隐士晚年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意。

首联"平生事业在林阿,晚卜云门几度过"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一生的事业都在山林中,晚年多次来到云门山(可能是他选择隐居的地方)。"卜"字暗示这是他精心挑选的归宿。

颔联"不尽名山恣俯仰,空馀亲舍倚嵯峨"写景抒情:面对连绵不绝的青山可以尽情观赏,但只剩下亲人居住的房屋依偎在高耸的山间。这里透露出些许孤独感,可能亲人已逝,只剩空屋。

颈联"樵渔老伴分家计,烟水閒情付病魔"描写隐居生活:与樵夫渔翁这些老伙伴分担家务,把闲适的情怀寄托在山水之间,却要面对疾病的困扰。"付病魔"三字突然转折,暗示隐居生活并非完全惬意。

尾联"从此吾行亦已矣,茅庵应住白云窝"是总结:从此我的旅程就到此为止了,应该在白云环绕的茅草屋中安度晚年。最后一句画面感极强,用"白云窝"这个比喻,把简陋的茅屋描绘得如同仙境。

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看破红尘的老人形象。他选择与自然为伴,虽然要面对疾病和孤独,但在青山白云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诗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更有对余生安定的期待,情感层次丰富而真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