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巢

路傍青溪转,垂藤见荜门。
竹孙新箨满,梅子绿阴繁。
见客短衣惯,寻山旧笠存。
草堂书拥坐,吟啸阅朝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平静。让我们一步步来解读它:

1. 路傍青溪转:诗的开头就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沿着路旁流淌,仿佛这条小溪给诗人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2. 垂藤见荜门:这里的“荜门”指的是简陋、朴素的门户。一条垂下的藤蔓映入眼帘,与简朴的门户相映成趣,给人一种简朴又充满自然和谐的感觉。

3. 竹孙新箨满:竹子的幼苗(竹孙)已经长出了新的笋壳(新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生长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4. 梅子绿阴繁:梅子树下绿荫繁茂,为人们提供了阴凉。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梅子成熟的时节,果实累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5. 见客短衣惯:诗人穿着朴素的短衣见客,表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生活态度,与前面提到的简朴门户相呼应,体现了诗人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个性。

6. 寻山旧笠存:带着旧旧的斗笠去山中行走,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斗笠作为山间行者的象征,也增加了诗中的田园气息。

7. 草堂书拥坐:诗人坐在草堂内,周围堆满了书籍,展现了诗人热爱阅读、追求学问的一面。这里“草堂”又暗示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舒适并存。

8. 吟啸阅朝昏:吟诗长啸,从早晨到黄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吟诗是诗人心灵自由表达的方式,长啸则代表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清新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