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译文及注释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zhào)入白苹花里。
沙觜:沙洲口。乌榜:游船。棹:船桨,此指船。

注释

①沙觜:沙洲口。
②乌榜:游船。
③棹:船桨,此指船。

评解

残阳一抹,闲鸥几点,景极悠远淡雅;秋水荡舟,风起白蘋,更是风韵别具,令人神怡。此词短小精致,意境美,文辞亦美。堪称明词中之佳作。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灵动的秋江暮色图,像一段随手拍下的短视频,充满生活气息。

开篇用"一抹斜阳"这个特写镜头,把读者直接带入场景:沙洲尖角处(沙觜)染着夕阳余晖,几只悠闲的白鸥在草丛间若隐若现。这里"一抹"用得特别妙,既写出夕阳的轻柔,又带着水墨画的笔触感。

接着镜头转向江面:一艘挂着黑色船桨(乌榜)的小渔船,正慢悠悠划过被秋风吹皱的江面。"摇过"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听见船桨拨水的声响,看见船身摇晃的节奏。

突然画风一转,"风起"的重复出现像突然刮来的阵风,打破了之前的宁静。最后镜头追着渔船钻进白苹花丛,留下满屏摇曳的白色花浪。这个结尾特别有意思——明明风已经来了,但渔夫不慌不忙躲进花丛,反而让整个画面更显悠闲。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电影:从远到近的镜头推移,从静到动的节奏变化,最后那个钻进花丛的结尾镜头,既意外又合理。最厉害的是明明写了风起,却让人感觉更安静了,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把渔人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都藏在画面里了。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猜你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