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 其一

昆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
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
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前六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天台山的雄伟气势:从昆仑山南麓发源的山脉向东延伸,海雾环绕着山峦,天地灵气在这里汇聚。高耸入云的天台山巍然屹立,山顶住着神仙,山下则聚集着杰出人才。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想到友人远在天边,虽然向往却难以相见。望着苍茫的青山,只能踮起脚尖遥望,发出深深的叹息。这里的"三叹息"不是真的数着叹了三声,而是表示多次、反复地叹息,强调思念之深。

全诗通过"仙灵"与"英特"的对比,既展现了天台山的神奇,又暗示了友人高洁的品格。最后用"渺渺隔苍山"的意象,把空间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