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景为邢编脩克敬赋

烟树苍茫带远林,青山茅屋白云深。
衡门昼掩无尘到,扶策应知觅赏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句“烟树苍茫带远林”,诗人用“烟树”和“远林”来勾勒出一片苍茫、朦胧的景象,仿佛是一片遥远而又神秘的森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和宁静。

次句“青山茅屋白云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形容青山下的茅草屋被白云环绕,给人以宁静、远离尘嚣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衡门昼掩无尘到”,“衡门”是指简陋的木门,“昼掩”意味着白天也关闭着,表现出一种远离世俗、宁静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无尘到”,暗示这里的环境非常清静,没有世俗的打扰。

最后一句“扶策应知觅赏音”,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希望: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音。这里的“扶策”意味着依靠拐杖,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走走停停,寻找心灵的共鸣。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淡淡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一种向往宁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