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的真实画面,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农民收割后的场景:田里剩下的稻谷引来了鹤鸟啄食,简陋的饭桌上苍蝇飞舞。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中间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农民把收获的谷物堆起来准备秋祭,晚上烧柴火当灯照明,老牛瘦得肋骨凸起在发抖,烧饭的农妇头发蓬乱。这些画面既表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也暗示着他们生活的清贫。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农民们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温饱都成问题,哪还有心思过问朝廷的兴衰呢?这里透露出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全诗用白描手法,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朴素的镜头记录农村日常,却在平凡中见深刻。诗人通过一个个生活细节,让我们看到古代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感受到他们"活着已用尽全力"的无奈。这种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写实风格,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
丘葵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