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长安

西望长安发慨歌,六龙昨日渡黄河。
路旁雨露馀新泽,关外旌旗照逝波。
秦晋山川唇齿薄,汉唐空殿黍禾多。
书生恨乏回天力,半壁斜阳怅奈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通过回顾过往和眼前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忧思与无奈。

首句“西望长安发慨歌”,诗人站在西边,向长安方向望去,不禁发出感叹。长安,这里通常代指古代的都城,象征着权力和辉煌。

“六龙昨日渡黄河”,这里借用古代传说中的太阳车,来暗指皇帝的出行。黄河在这里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诗人感叹昨日的辉煌已经远去,就像太阳渡过了黄河。

“路旁雨露馀新泽,关外旌旗照逝波”,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路旁雨后湿润的新绿景象,与远处战场上的旌旗映照着逝去的波浪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可能是在感叹自然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以及昔日战事的痕迹。

“秦晋山川唇齿薄,汉唐空殿黍禾多”,秦和晋是历史上相邻的两个国家,这里的“唇齿”象征互相依赖。但这些昔日的强大国家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宫殿和长满庄稼的地,这里展现了历史的荒凉与变迁。

“书生恨乏回天力,半壁斜阳怅奈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哀愁。书生,这里用以自指,诗人感叹自己无力扭转乾坤,面对着日薄西山的景象,只能无奈叹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忧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