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年人在江南深秋时节的孤寂生活,同时表达了对智慧传承的珍视。
开头两句用"黄叶村""菊花时节雨昏昏"勾勒出江南深秋的萧瑟景象,老人独自在矮窗边打盹,却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惊醒。这里通过"矮窗""孤梦""拄杖"等细节,生动展现了老人独居的日常。
中间部分提到"康节数"(指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象数学)和"华山孙"(可能指道教人物陈抟),暗示老人虽然年迈,仍在钻研深奥的学问。最后两句特别动人:老人说自己虽然像溪边垂钓的姜子牙一样年迈,但头脑依然清醒敏锐。这里的"灵光"既指智慧之光,也暗喻老人精神世界的独立与完整。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双重性:外表看似孤独平淡,内心却保持着对知识的热情和精神的独立性。诗人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打盹、敲门),引出了关于老年、智慧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