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穆父的,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人生际遇的变化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回忆过去:当年我们一起在朝为官,穿着红色官袍风光无限,事事都想争个先。后来分别多年,世事变迁(陵谷变指沧海桑田),如今重逢才发现人生道路已经大不相同。
中间两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说自己像黄金被长久压在腰间(比喻怀才不遇),又像白笔只能藏在柱下(指闲置不用)。这两个自嘲的比喻既形象又带着调侃,显示出苏轼面对困境时的幽默感。
最后两句点明心愿:只希望归隐山林过平静生活(枹鼓是战鼓,这里指纷争),别让凶猛的鸱鹰(比喻小人)吓坏了温顺的鸳鸯凤凰(比喻君子)。这里用鸟类的对比,暗指官场险恶,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人生起伏、官场沉浮这样沉重的话题,用朋友间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保持着乐观洒脱,典型体现了苏轼"苦中作乐"的性格特点。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在逆境中依然能笑着自嘲的生活智慧。
孔文仲
(1033—1088)宋临江新淦人,字经父。孔延之子。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仁宗嘉祐六年进士。调余杭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谒。神宗熙宁初,范镇以制举荐,对策力论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为非,罢归故官。通判保德军,陈征西夏三不便。哲宗元祐初,擢左谏议大夫,又论青苗免役诸法之害。改中书舍人。三年同知贡举,寻以劳卒。与弟孔武仲、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文集及《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