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端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黄昏小景,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前句"新笋短松低晓露"像清晨的特写镜头:新冒出的竹笋还带着稚嫩的绒毛,矮松的枝叶被晨露压得微微低垂。这里用"短松""低露"的细节,让人仿佛能触摸到植物上湿润的凉意,感受到春天清晨特有的清新与生机。

后句"晚花寒沼漾残晖"则切换到黄昏画面:迟开的花朵倒映在微凉的水塘里,水波搅碎了最后的阳光。这里"寒""残"二字用得巧妙,不直接说伤感,却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温暖即将消失的惆怅,就像看着一天中最后的光影在水面跳动消散。

两幅画面通过"晨露"到"残晖"的时间流逝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昼夜循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笋、松、花、水这些寻常物象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体会到那种对短暂美好的珍惜,以及面对自然更替时宁静的接纳。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它用眼睛看得见的景象,说出了心里才能感受到的情绪。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