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鲁公掌中太华

五岳独说太华雄,屹嶪千仞撑青穹。
何人收卷入掌握,要使肉眼惊神通。
悬岩绝壑溅飞瀑,玉窗翠壁开深宫。
先生捧玩岂徒尔,崇卑真妄归圆融。
我生江海曾未识,幽邃崎嵚烦指踪。
堪笑骑驴老潘阆,却要三峰在眼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太华)的雄伟壮观,以及诗人对自然奇景的赞叹和人生感悟。

开头四句用夸张手法写华山的气势:五岳中华山最雄伟,像一根千丈高的柱子撑着天空。谁能把这壮丽景色"卷起来"握在掌心?这种神奇景象让普通人看了都会惊叹。这里用"掌握"的想象,把巨大的山景微型化,形成强烈视觉反差。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景:悬崖上的瀑布飞溅,玉石般的山壁上仿佛开着宫殿。诗人说欣赏这景色不只是看表面,更要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崇高与卑微、真实与虚幻,最终都融为一体。这里的"圆融"是佛教概念,指消除对立、达到和谐。

最后四句转入个人感受:诗人说自己生在平原地区从未见过这样的高山,渴望有人指引他去探寻。他调侃宋代诗人潘阆(传说骑驴游华山),认为非要亲眼看见三座山峰才满足很可笑。这里暗含深意:真正的领悟不在于是否亲眼所见,而在于心灵的体会。

全诗通过华山奇景,表达了"自然壮观→心灵震撼→哲理领悟"的升华过程。最精彩的是把巨大山景"握在掌心"的想象,既展现华山的磅礴,又暗示人可以通过审美活动征服自然,获得精神超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