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咏怀古迹八首 其二 ①萧烈女祠
纲常久沉霾,道路满盗贼。
套套一世间,何处吊毅魄。
村南烈女祠,历岁踰五百。
烈女乌头娘,读史我心恻。
忆昔景泰初,削乱榄山值。
跳梁骤劫女,霜刃挟威逼。
百般百不可,辗转东亭驿。
其时势将粥,女请以苑易。
日莫援我刀,听卖嗔目斥。
我岂令汝卖,人莫由买得(语见广兴记。)。
旁观为解说,赎命反尔宅。
引颈竟受刃,天乎此悍卒。
至今罔州草,血化长宏碧。
游魂既为厉,天地亦变色。
悠悠榄山河,邈邈崖门隔。
烈女祠前水,呜咽朝复夕。
烈女墓前树,偃蹇松与柏。
万物有贞性,天独予巾帼。
乃知烈女心,坚刚比金石。
白沙止迁墓,长吁隳四尺。
泰泉悯烈辞,一读三叹息⑴。
套套一世间,何处吊毅魄。
村南烈女祠,历岁踰五百。
烈女乌头娘,读史我心恻。
忆昔景泰初,削乱榄山值。
跳梁骤劫女,霜刃挟威逼。
百般百不可,辗转东亭驿。
其时势将粥,女请以苑易。
日莫援我刀,听卖嗔目斥。
我岂令汝卖,人莫由买得(语见广兴记。)。
旁观为解说,赎命反尔宅。
引颈竟受刃,天乎此悍卒。
至今罔州草,血化长宏碧。
游魂既为厉,天地亦变色。
悠悠榄山河,邈邈崖门隔。
烈女祠前水,呜咽朝复夕。
烈女墓前树,偃蹇松与柏。
万物有贞性,天独予巾帼。
乃知烈女心,坚刚比金石。
白沙止迁墓,长吁隳四尺。
泰泉悯烈辞,一读三叹息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悲壮的烈女故事,歌颂了古代女性宁死不屈的刚烈品格。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读史我心恻")写诗人看到社会道德沦丧、盗贼横行的现状,想起五百年前乌头娘烈女祠的故事,内心感到悲痛。
第二部分("忆昔景泰初"到"血化长宏碧")详细叙述了烈女的故事:明朝景泰年间,乱兵劫持了乌头娘,用刀威胁她。她坚决不从,被带到东亭驿后假装答应换钱,却趁机夺刀怒斥乱兵:"我岂能让你卖掉我,别人也休想买到我!"最终慷慨赴死,鲜血染红了罔州草地。死后她的魂魄化作厉鬼,连天地都为之变色。
第三部分("悠悠榄山河"到最后)描写烈女祠周围的景物:祠前流水日夜呜咽,墓前松柏挺拔不屈。诗人赞叹万物都有坚贞本性,而上天特别赐予了女性这种刚烈品格。烈女的心志比金石还要坚硬。最后提到后世文人陈白沙、黄佐都为这位烈女写过悼念文字,读来令人叹息。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塑造了一个刚烈不屈的女性形象,她面对强暴宁死不屈,甚至智夺兵刃,展现了古代女性罕见的刚强性格。 2. 通过景物描写(呜咽的流水、挺拔的松柏)烘托悲壮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天地都为这位烈女动容。 3. 最后点出"万物有贞性",将烈女的精神升华到万物本性的高度,使这个悲剧故事具有了普遍意义。
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既歌颂了古代女性的高尚品格,也暗讽了当时纲常沦丧、盗贼横行的社会现实。